日本人看台湾:65年前一个日本记者对台湾的报道

香港中评社刊登了《65年前一个日本记者对台湾的报道》,文章展示了1945年日本在台湾统治崩溃时台湾光复前后一个日本记者的无量感慨:

  文章摘选如下:

  1945年5月31日,台北一场大空袭,日本在台湾的行政权力中心——总督府被美军严重炸损,预示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即将结束。

  台湾光复65周年即将来临。65年前,正当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兴高彩烈地欢庆宝岛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时候,人们一定很好奇:日本人都在想什么?

  近日,笔者在收集有关台湾光复的史料时,偶然读到一本当年日本驻台记者伊藤金次郎所写的书——《台湾不可欺记》。伊藤于1944年1月至1946年2月被调派到台湾,恰好见证了他所说的日本与台湾的“分离记录”。他在《台湾不可欺记》一书的自序中这样写道:“就结果而言,我等于是去为‘日本之台湾’送终,与此同时,观看回归中国的‘新生台湾’呱呱坠地的模样,真是感慨无量。”

  这位自称为“‘日本之台湾’送终”的日本记者究竟有何感慨?笔者将《台湾不可欺记》一书的有关段落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知天命”——日本在台湾殖民统治结束前的落寞

  “总督府厅舍因大轰炸而受到全面性破坏,并且燃烧,这是五月三十一日(一九四五年)之事。”(《台湾不可欺记 由台湾归来》第36页)

  “以巍峨姿态威压四周的总督府厅舍,以各种意义而言,都是象征日本君临台湾之权威殿堂。这个殿堂屹立不摇,充分表现着日本领台之得意和尊严。而这样的殿堂现在却一下子就被美国军机粉碎了!我顿时有了不吉利预感。台湾之头的台北被摧毁了!而台北之头的总督府厅舍也被摧毁了!如此重大的精神打击有可能重建吗?我心情落寞地返回寂聊宿舍。”(《台湾不可欺记 由台湾归来》第37页)

  “昭和二十年(一九四五)六月十七日,对我们日本而言,应该是始政五十周年纪念日。要是没有战败,以总督府为中心的全台官民(含台湾人在内),这一天应该会举行全岛性庆典,大大庆祝才对。而事实上,在当天并不是完全没有这个倾向的。然战局日趋炽烈是眼前的事实,除菲律宾、冲绳列岛之战况接踵陷于不利状态外,五月三十一日因大轰炸几使台北等地变为废墟,支配台湾之日本军官也变得奄奄一息,因此,当然没人提起始政纪念日庆祝大典这等事了。……原本应该富丽堂皇之极的领台五十年庆祝大典,终于永远无缘在日本之拓殖历史上出现了。”(《台湾不可欺记 台湾与三民主义》第167页)

  “台湾光复,回归祖国。说来够巧合,日本人的统治期间刚好是人们以‘知天命’称呼的五十年。养子终于回到父母之家了。台湾全岛人民建造豪华牌楼,竖起青天白日满地红旗,额手称庆‘台湾光复’,由衷庆祝‘还我河山’。”(《台湾不可欺记 十月二十五日》第2页)

  “日本色彩之褪落”

  “终战后,台北以及主要都市、各村落的日本色彩,当然日愈被冲淡。其中首次登场的是,台湾人先前所行的‘更改姓名’之复员。向来极为重视姓氏的汉民族,对祖先传承之姓氏非常执着,即使被强迫也不轻易更改为日本式姓名。”

  “然而,……自从七七事变以来,更改为日式姓名者已大有人在,到了太平洋战争初期时,由于前景看好,所以这更蔚成风气了。”

  “不论有名或无名,也不论是否办过正式手续,更改为日本名的台湾人,不分城市乡村到处都是,但随着台湾光复,这个现象立即消失,全都恢复原来的姓名了。”

  “在中国政权之下,更改为日本名的台湾人似乎都有过见不得人的感受,而台湾省政府却以更改为日本名乃不得已之事为理由,准许人民恢复中国式姓氏。由于有了这项宽大措置,所以这批人都赶紧回归祖先之姓氏了。”

  “先由姓名褪去日本色彩的台湾,接着刷新的是店名、公司名之日本色彩。此际,纵然是由日本人经营者,也以在中国领土内为理由,一律被要求更改。结果,会社改为公司、株式改为股份、旅馆改为饭店、吃茶店改为茶房、料理屋改为酒楼或酒房、巴士改为汽车、汽车改为火车、映画改为电影等等。……台湾的街景也一下子变得极富于中国色彩了。当时的油漆行和广告招牌制作店生意多兴隆,这应该不难于想象吧?此外,街路以及公共施设名称也被更改。铁道改为铁路、驿改为站,台北公会堂改为中山堂之事已如前述,而这不是唯独台北公会堂如此,全岛各地公会堂一律改为冠上地名之中山堂。国父孙中山于此复生了!街名中,中国人看得懂的荣町、幸町、寿町等维持原名,与日本之台湾侵略史有关的名称则毫不容情地一律被抹杀。如桦山町、明石町、儿玉町、佐久间町等套上往年台湾总督名字的街道则一律改为中山路、光复路等名称。”(《台湾不可欺记 日本色彩之褪落》第20-22页)

  “今日的台湾,无论到任何地方,可以说没有人不高谈阔论三民主义精神。……总而言之,台湾的一切日本化的事物,正在逐日被根除。尤其是以男女青年为枢轴之三民主义精神普及教化运动,正以相当快的速度收着广泛成果。”(《台湾不可欺记 台湾与三民主义》第173页)

  “由占被统治者之绝大部分的台湾汉民族的立场来说,五十年来屈从于日本的统治之下乃是无奈之事,而他们现在获得解放,回归祖国中国了。他们当然会摔下身上所穿所有的日本衣服,换上中国装。”(《台湾不可欺记 台湾岛国际小吏》第14页)

  对能否彻底革除“日本式因素”颇表怀疑

  “然而,脱离祖国中国达五十年之久,上上下下受日本化到骨子里的台湾人,现在遽然要回归为纯正之中国人,这真是谈何容易的一件事情。”(《台湾不可欺记 独立之风闻与其真相》第16-17页)

  “朝鲜独立了。但台湾的情形并不算独立。往昔由中国版图割让给日本的台湾,现在是回归到中国这个祖国,然而经过五十年的历史后,日本式政治、文化已过于强烈地浸透其中。不庸讳言,虽然其住民泰半为汉民,但就个别的生活文化和社会条件而言,那已不是纯粹是中国的东西,换言之,是一种独自性非常浓厚的存在。为要使之浑然纯粹化于中国性,从某个角度而言,为政者或许需要较朝鲜独立更多的政治技术,而被统治者则需要更彻底的心理准备吧?中国中央当局非想到这一点不可,而由中国被派遣前来统治台湾的人也绝不可持安逸态度——我确信如此。”(《台湾不可欺记 十月二十五日》第7页)

  “退一步想,要彻底革除五十年来的日本式环境因素,对他们来说,相信这是极大的变革。由于回归到的是同一民族之中华民国的制度,这个困难程度应该是远较日本领台当初之转换为轻才对,虽然如此,要把奠基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日本式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积习完全清算拂拭,应该不是简单之事。此际,相信他们一定会遭遇许多混乱和龃龉。即使有民族解放这个伟大的目标,在完全体会解放之实体,彻底娴熟于消化之前,一定需要一段训练时期吧?熬过这段训练时期,台湾人才有可能成为祖国中国心目中的‘完全国民’吧?”(《台湾不可欺记 十月二十五日》第6-7页)

  日本记者伊藤金次郎知道“五十知天命”这句话,可惜他不晓得中国还有另一句“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的古语!日本殖民者统治台湾长达五十年,政治上压迫,经济上榨取,文化上尤其是后期的“皇民化”运动,实行强迫同化政策:废中文报纸、禁止过中国传统节日,推行改姓运动……,真是罄竹难书!总之,日本在台湾荼毒中华传统文化之罪孽不可谓不深重!以至于光复时,台湾在许多方面已经和祖国变得生疏,尤其是文化方面更显隔阂,这对于接收台湾的国民党政权来说,如何面对这样的局面无疑是严峻的挑战。就此而言,平心而论,伊藤的观察还算入微,如今读来,评论也颇发人深省。


本贴由【Cats】于2010-11-25 16:54:32发表。该贴仅代表【Cats】个人观点。

相关帖子

用户名
密码


标题* (最多100个汉字)
正文

HTTP链接名HTTP链接地址
图片链接 上传
只对登陆用户显示
鼎盛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