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關於攝影的各種問題之前,我們要先提醒您有關傻瓜相機的重要特性:
傻瓜相機 多半是根據紅外線反射光來測量和物體之間的距離,所以如果你和拍攝物距離太近,反射光無法回到測焦窗,那麼相機便會自行判斷和拍攝物之間是無限遠,而此時你可能已按下了快門。總之,傻瓜相機由於鏡頭和觀景窗所取畫面不同,所以當焦距有誤時,不容易被察覺出來。因此,拍照前,你應該要確認一下自己相機的最近拍攝距離!當然,有些機種的傻瓜相機附有「近攝模式」,只要撥到該模式,你就可以用近距離來拍攝東西了!



> 美麗的蔚藍天空 > 純白雪景不好拍
> 閃光燈會造成陰影 > 日出日落時
> 為孩子拍照時 > 拍直式還是橫式
> 人物風景一起入鏡 … > 有重點的照片 …
> 人與景物的相融 … > 線條是一種導引 …
> 不能再靠近一點喔! > 要注意突顯主題 …
> 為何有了朦朧美 … > 沖洗時的不同色調 …
> 正片的迷人特色 … > 夜的變奏 …
> 為孩子所做的記錄 … > 煙火當空 …
> 綠的表現 …


美麗的蔚藍天空 …

Q:我看見一張照片,拍攝的是我沒有實際見過的蔚藍青空,我想知道要如 何拍出這種照片?
A:它必須有外在條件配合,晴空萬里的首要條件是大氣要澄澈,要是空氣中含有微塵和水蒸氣,形成陽光不規則的反射,天空看起來將是一片混濁。就好像光線照射在蕾絲窗簾上,造成外面景色霧朦朦的看不清楚一樣。符合上述的條件下,使用廣角變焦鏡(變焦範圍在20mm~35mm)拍攝,不僅可以展現出風景的寬廣,亦可增加畫面的景深。

純白雪景不好拍 …

Q:我拍攝的雪景照片,雪的部分看起來都髒髒灰灰的。相機全自動設定是 不是拍不出白色雪景?
A:這時得靠測光表,相機內藏的測光表作用是使拍攝物重現均衡的明暗對比。一般我們拍照時,拍攝物有的部份受到日光照射,有的部份是陰影,而且紅色、綠色、藍色…等等色彩全部都混在一起;就好比各種顏色的顏料混在一起時會變成灰色一樣,由於拍攝時所有色彩混合起來就會變成反射率18%的灰色。大片白色覆蓋的雪景,因為其中混雜的色彩太少,相機無法正確進行測光,於是便自行判斷為反射率18%的灰色,所以拍出來的白雪就變成灰色了。你可以手調增加曝光量1.5~2的光圈值或對準灰色的物體先對焦,AE鎖定後重新構圖,即可拍攝到白色雪景的照片。



原來閃光燈會造成陰影 …

Q:使用閃光燈拍攝室內人像時所造成的大陰影,該怎麼解決?
A:從相機的位置所發出的強光正是原因所在,雖然利用多個光源照射可以抵消彼此造成的陰影,或者是使用擴散的柔光,陰影就不會看來那麼明顯,不過由於目前大家幾乎部是藉助閃光燈來拍照,因此必須下點功夫來消除閃光燈所造成的陰影。


日出日落時 …

Q:如何才能拍出日出日落時的彩霞滿天,以及紅紅的太陽?
A:先了解亮度差,常常聽人抱怨說日出日落的天空拍出來和實景一點都不像,這是因為太陽、天空以及眼前只看得到輪廓的景物彼此的亮度相差太大,底片沒有能力使之完全再現於一個畫面,再加上相機的測光表和自動沖印機是以平均亮度為標準,所以拍出來的照片和才會和實景不像。你可以使用濾色鏡來控制射入鏡頭的光線,調整影像的色調。


為孩子拍照時 …

Q:請問拍攝孩子時,該如何掌握?
A:自然一點吧!不要太勉強孩子擺出固定的姿勢或動作,盡可能不要讓他們意識到相機的存在,你可和孩子遊戲、說話,在不知不覺間引導出好的表情。當他和兄弟姊妹、朋友們一起嬉戲,或者專注於某件事情時都是很好的拍攝時機。


到底要拍直式還是橫式?

Q:每次拍攝直式照片都不怎麼成功,應該怎麼拍才好?
A:要學著習慣直式畫面,由於人的眼睛左右並列,因此並不習慣上下看,大部分的人覺得橫的畫面比較容易接受。而且在拍攝直直長長的東西或人物時,因常照眼睛高度來對焦構圖,所以拍出來的照片看起來沒有重點。 請再提醒自己一次──橫式畫面可以表現寬度,直式畫面則是表現高度和深度。如果選擇了直式畫面,構圖時請注意景物的大小比例。拍攝人物時,先對準臉部(眼睛)對焦,半按快門(鎖定焦距),然後再移動相機構圖,把臉部擺放在畫面的上方。拍攝風景時,則要確認有無太多的留白、以及整體比例如何等等。


人物風景一起入鏡 …

Q:如何才能將室內人物和屋外風景一起拍好?
A:這也是亮度的問題,不管是明亮的戶外或是較暗的室內,人的眼睛都可以同時看清楚,實際上是因為眼睛對準想看的東西對焦,然後眼中的光彩具有光圈的作用,在無意識間進行亮度的調節,使我們容易看清楚。然而照片卻無法同時呈現明暗,再加上自動沖印機會將明暗對比加以平均化,因此結果就是室內、室外都照不好。所以你要使室內外亮度相近,拍攝時讓閃光燈強制發光(啟動相機內置閃光燈),如此一來本來只看得到輪廓的人物也會浮現出來,利用這個方法就可以同時拍到室內人物和戶外風景了。如果使用的是光量較小的閃光燈或是傻瓜相機,拍攝時就儘量靠近人物,如此便能得到接近戶外亮度的曝光度。拍攝時請注意隔離室內外的玻璃窗。如果閃光燈呈直角面對玻璃窗照射的話,即使可以拍到人物和室外風景,但是從玻璃窗反射回來的閃光將破壞畫面。


有重點的照片 …

Q: 如何拍好被攝物?
A: 完美的直、橫構圖,都會在畫面形成一個視覺中心點。這個中心點,也就是當你去看這張照片時,會在第一時間看見的地方。這裡,通常也是照片主題的所在。視覺中心點,不一定只是一個點,也不一定出現在構圖內的哪一個位置。但通常不會在正中間。 視覺中心點不是可以隨便決定的。乍看之下,它好像很順理成章的就在那裡,其實這種「順理成章」是經過安排的。為了完成好的構圖,你一定要去「製造」一個視覺中心點,並將所要拍攝的主題,擺在那的中心點上。


人與景物的相融 …

Q: 如何將主角與背景做完美的結合?
A: 完美的直、橫線構圖,除了擁有視覺中心點外,也會以這中心點為起始點,拉出一條(或者一長塊)視覺延伸線。這就是當你去看這張照片時,從中心點「順著」閱讀照片的方向動線。視覺中心點可以讓畫面的前後左右延伸。例如︰當綠草上的紅花,剛好就長在一條道路旁邊時,你在第一時間看見紅花後,接下來的閱讀方向就會自然地被道路所牽引。 為了完成好的構圖,除了視覺中心點外,也要安排恰當的視覺延伸線,來引導整個主題。


線條是一種導引 …

Q: 線條形照片要如何構圖?
A: 所謂線條形構圖,就是由「線條」來構成畫面,包括橫線形、直線形和斜線形構圖。當構圖的畫面,主要由橫線組成時,可稱橫線形構圖。反之,當構圖的畫面主要由直線組成時,可稱直線形構圖。例如:一張直式天空照片裡,一隻隻平行豎起的垂直電線桿。 其中,較少使用的是很單純的「斜線形」構圖,而較常被選用的是直、橫、斜三者(或是只是其中兩部份)相互搭配的構圖形狀。線條形的構圖,也有它的視覺中心。營造線形構圖時首先得捕捉到畫面中各種「線條」的存在;其次,仍是在眾線條當中,安排出視覺中心點,和可能的延伸線。


不能再靠近一點喔!

Q:我想把貓拍大一點,但是靠近拍的照片都很模糊,傻瓜相機是否無法拍這種照片?請問是要對好焦距才能按下快門嗎?
A:問題出在太靠近拍攝物了。相機有自己的最近焦距(最短的拍攝距離),如果和拍攝物之間的距離小於相機的最近焦距,就會拍出模糊的照片。單眼相機從觀景窗中所見影像與鏡頭所取的影像相同,因此不怕會犯這個錯,但是傻瓜相機由於鏡頭和觀景窗所取畫面不同,所以即使焦距有誤也不容易察覺出來。所以你首先要確認一下自己相機的最近拍攝距離!


要注意突顯主題 …

Q:如何拍出有主題的照片?
A:拍照時要注意周圍環境和景物比例,主題物如果被同樣色彩的景物所包圍,很容易就變成一張沒有重點的照片。我們的眼睛在眺望全景時是廣角鏡頭,集中望向某一點時又變成望遠鏡頭,而且當我們全神貫注地凝視一樣東西時,對於周遭的景物會予以忽略。但相機可就不同了,凡是進入觀景窗的景物全部都會被忠實地記錄下來,所以要記住突顯主題所在。


為何有了朦朧美 …

Q:模糊的效果怎麼論好壞?還有,模糊化的方式是不是有很多種?
A:模糊效果的好壞真的沒有標準,相片中除了對焦部份,以及焦點前後可見範圍,其他畫面都是失焦的,換言之就是看起來模糊的部份。所謂的模糊效果就是失焦畫面給人的感覺,因此無法以理論來定其好壞。此外相片模糊的方式會因鏡頭的設計及構造,還有光圈葉片的形狀等因素而改變,受焦鏡頭的失焦方式也會隨著焦距的改變而不同。它完全取決於個人喜好,一般認為好看的模糊效果是從中心向旁邊逐漸擴散淡化的畫面,或者是亮度均一的暈開畫面。 背景複雜的照片很難看出鏡頭模糊的效果,但是如果拍攝的是從葉片間灑下的陽光或是閃亮的水面、萬家燈火的夜景等,就可以從暈開的光點形狀清楚了解了。你可去購買模糊效果很好的鏡頭也無妨,但是何不先了解一下自己手邊相機的模糊效果如何。嘗試各種光圈、焦距、攝影距離、拍攝體狀態、拍攝體和背景的距離、逆光和順光……等等,找出令自己滿意的模糊效果。


沖洗時的不同色調 …

Q:照片拿去加洗,可是洗出來的顏色和第一次洗的不一樣,請問能洗出一樣的色調?
A:這是因沖洗時濾鏡操作不同,照片的亮度和色彩會因為沖印機的濾鏡操作和曝光時間不同而變化。此外,不管你拍的照片如何,同步沖印時所用的自動沖印機為了洗出色彩、亮度均衡的照片,電腦都會自動調整濾鏡比例和曝光量,可是由於每個操作者輸入的資料有所差異,再加上顯像處理時的物理變化影響,因此未必每次都能夠洗出一模一樣的照片。加洗時不妨帶著自己所喜歡的照片,請沖印店洗出一樣的色調。建議選擇沖印店時,最好找一家可以洗出自己所喜歡的色彩,而且願意按照自己的要求沖洗的店。


正片的迷人特色 …

Q:正片有什麼特別之處?
A:正片可以完全呈現拍攝效果,使用負片拍攝時,即使有一些小小的失誤,例如:曝光錯誤或是光源色調導致的色彩問題等等,都可以在沖印時加以補救,所以永遠地無法察覺自己的失誤,於是在攝影技巧上很難會有進步。而且即使你在拍攝時嘗試進行曝光補正以及細微的色彩調整,但是在負片上根本看不出來。反之,正片是不管成功失敗都會忠實重現,所以如果你想求攝影技巧進步的話,建議使用正片來練習;因為正片能夠將攝影當時的狀況以及曝光情形真實重現,攝影者可以從中體會些微曝光差異所導致的色調、氣氛的變化,從而更了解自己相機的特性。


夜的變奏 …

Q:拍攝夜景時該如何曝光比較好?有沒有訣竅?
A:夜景是黑暗中佈滿高亮度的光點,由於明暗差異太大,到底該對準哪裡調整曝光最令人煩惱。自動雙眼相機是依照畫面的綜合亮度來計算曝光度,所以即使亮度相差滿大,還是可以得到不錯的曝光效果。不過,由於光源亮度差和分散程度各有不同,有時也會出現不適當的曝光結果。建議如下:1)首先交由相機來決定。現在最新的相機連夜景也列入曝光計算的資料中,所以應可得到大致正確的曝光值。2)其次是增加曝光值。這是考慮到畫面中亮度較高的光源,大膽地給它加大一格光圈,一定會有效果的。3)在拍攝明亮的建築物牆壁時,請以自己最想表現的部份為基準來測量曝光度。可以利用相機上的定點測光功能。4)由於光的繞射而在光點周圍出現的光芒會因為光圈的形狀而有所變化。光圈大開時是圓形的,越縮小就越接近多角形,而光芒也就越明顯。有些濾鏡(十字紋濾鏡等等)就是利用這個原理來製造各種特殊效果,市面上可以找到很多。最後要提醒您,天黑後所拍攝的夜景照片常常過於平面,太陽西下的薄暮時分才是拍攝夜景最好的時機,拍出的照片具有立體感又有氣氛。


為孩子所做的記錄 …

Q:想拍孩子的舞蹈學習成果發表會,有無萬無一失的方法?
A:舞台看起來通常都很亮,但是要拍照的話,那種亮度其實是不夠的,因此拍攝時,相機快門速度會變慢,很容易發生震動模糊的情形。而且舞台照明採鎢絲燈光,如果使用一般的日光片,拍出來的照片色調就會偏紅。利用閃光燈來輔助拍攝會是一個辦法,但是由於座位是固定的,而且和舞台的距離未必夠近,所以也常常會有閃光燈光量不足導致曝光不足的情形。建議選擇適當的底片和鏡頭,比如使用高感度底片,例如ISO400或800,不過由於底片感度越高,洗出來的相片粒子也越粗,所以選購時要考慮到可能的放大倍數。


煙火當空 …

Q:拍攝煙火有何訣竅?
A : 人的眼睛有所謂的「殘像效果」,煙火從射出到消失,在我們看來是一個動作,但是實際上煙火是火花不停的移動,所以如果以高速快門拍攝的話,拍出來的畫面會和肉眼所見不同。所以首要條件是相機必須具備「慢速快門」或是「B快門」的功能。從煙火發射到消失為止的幾秒鐘之內,只要一直把快門開著,就可以拍攝到形狀完整的煙火。若是希望得到更華麗的畫面,可以把快門一直開著,在一張底片中捕捉2~3發的煙火。但是使用慢速快門必須避免手振動,所以最好使用三腳架固定相機。




綠的表現 …

Q: 植物的「新綠」,該如何表現?
A :想要表現鮮亮的新綠,不妨以令人印象深刻的嫩綠色為主來營造出那種氣氛。透著光的葉子看起來比較鮮明,可以表現出新綠的嬌嫩和清爽,所以可善用逆光。


此猫超懒,什么也没写...

本贴由 C_C 于2005-01-11 14:24:29发表。该贴仅代表 C_C 个人观点。
处理
相关帖子

用户名
密码


标题:* (最多100个汉字)
正文

HTTP链接名HTTP链接地址
图片链接 上传 上传